“我太难啦”......
网络热词“我太难啦”,近期,成了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十一监区里的“流行语”。
“我想瘦,我不想吃宵夜,可是不吃宵夜,值夜班又好饿,我太难啦。”
“工作压力好大,我太难啦。”
“封闭执勤不能辅导孩子学习,我太难啦。”
......
太“难”监区长:
难,也要做到最好
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女警钟轲刚刚担任十一监区监区长职务,就遇到了疫情防控工作。
适应岗位职责、了解监区情况、熟悉工作环境、制定工作计划......一扎堆的事儿还没理顺,就开始了全封闭执勤模式,面对“两个安全”的任务,工作量的徒增,工作必须正常运转等情况,钟轲说“我太难啦”。
十一监区的工作繁多琐碎,但每一样又都极其重要,包括启迪艺术团,出监教育,入监教育等,而对于钟轲这名“新手”监区长,除了理清这些工作,还要做好监区警力的安排和管理,做好罪犯的教育和改造,确实是“太难啦!”
“监区长,入监教育组请你去一趟,处理相关事务。”
“监区长,指挥中心请你回个电话,要报情况。”
“监区长,罪犯张某、谭某、王某....都想找你谈心,你看看怎么安排时间?”
“监区长,这是每天负责消毒和测体温的排班表,你看看行吗?”
“监区长,心理咨询室有点事情,请你过去处理!”
“监区长...”
“监区长...”
封闭执勤的第一天开始,钟轲开始了连轴转。一个罪犯情况不熟悉,查信息,找谈话,然后顺着了解全监区罪犯情况。
一个问题不清楚,问警察,找文件,然后顺着梳理其它问题。
遇到问题,想办法,动脑筋,务必在当天解决,绝不过夜。
日常中,钟轲关心警察心理和思想,经常谈心沟通,想方设法开导警察,保证队伍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她总是主动面对和解决任何问题,一边适应工作,一边提高能力,经过不懈努力,保证了监区在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钟轲说:“难,也要做到最好”!
太“难”余警官:
越难越奋进
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小学生们都开学了。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十一监区女警余丽琼说:“孩子不开学的时候愁没人带,开学了愁没人指导作业;居家备勤的时候担心单位的工作做不完,封闭执勤的时候又担心孩子没人管,我太难啦!”
余丽琼是监区入监教育组的负责人,最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和训练新入监罪犯适应监狱的监规纪律和生活学习规范,尽快投入到改造中去。这项工作有很高的业务要求,新入监罪犯对日常的行为规范和遵守纪律意识几乎没有认知,要靠又专业又规范又严格的日常训练来教化她们。
余丽琼在入监教育组以来,无论遇到任何情况的入监罪犯,她都能按要求完成训练任务,当中,也克服了不少困难。有一次,值夜班的同事在深夜还看到余丽琼正在认真的裁剪一些卡片,就问她为何这样,她说:“这次来了一个聋哑罪犯,我和她交流都用书写的方式,每交流一次就用一张纸卡,这样也方便保存我对她的教育信息。
“一双眼睛有可能看不过来那么多人,但是,一颗责任心就可以拴住几十颗心”。不论是什么样的罪犯,余丽琼用恒心和耐心,来反复教育和改造她们,教会她们如何去学习,去改造,去迎接新生。
“我太难了”,简单的四个字,不是失望,也不是委屈,十一监区的女警们,在太“难”监区长的团结带领下,在太“难”余警官的感染鼓舞下,总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排除万难,大家同心协力,用难能可贵的战斗精神,守护监狱的安全稳定。
遇事无难易,而坚韧不拔,勇敢作为,是我们这些女警们,一直在坚持的。
文稿来源:吴鸿敏
[责任编辑:谢南]
免责声明:法制社会网转载的信息,目的在于传播丰富网络文化,稿件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法制社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